期刊简介

               《诊断病理学杂志》是以诊断病理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讨论正在接受训练的病理医师和普通外科病理医师日常遇到的常见诊断问题,并能满足特殊专业对不常见的疾病的诊断要求。重点集中在经常遇到的诊断难题和陷阱,并附加最新文献。还着力探讨病理学诊断与临床结果的相互关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北京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诊断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88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7-8096

邮发代号: 82-8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04.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诊断病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诊断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82-882
  • 国内刊号:1007-8096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尸检1例形态学观察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各脏器的病理组织特征及免疫器宫在不同免疫状态下的形态、功能改变.方法总结1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尸检病理学特点,用抗酸、PAS、六胺银等特殊染色及AE1/AE3、CD1a、CD3、CD20、CD10、CD68、CD21、S-100、plasmacell、CD34等免疫组化染色协助诊断.结果患儿胸腺、淋巴结、脾淋巴组织发育不良,T、B淋巴细胞数目都明显减少.特异性......

    作者:周炜洵;李霁;陈杰 刊期: 2005- 01

  • 食管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研究食管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重新认识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组成.方法用CD117、CD34、vimentin、SMA、S-100蛋白5种抗体对44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确诊食管胃肠道间质瘤9例,平滑肌瘤34例,神经纤维瘤1例.结果食管内胃肠道间质瘤少见,仅占同期间叶源性肿瘤的20.5%(9/44),其中良性6例,恶性3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与其他肿......

    作者:王占东;王小玲;王永军;杨会钗;王珩;吴国祥 刊期: 2005- 01

  • 超常胎盘部位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研究超常胎盘部位(EP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例EPS病变进行研究,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病理分析.结果EPS是中间型滋养细胞在胎盘部位非破坏性地浸润肌层和血管壁,不形成肿块,HPL、CK、PLAP强(+)或(+),HCG弱(+)或(-),Ki-67、p53均(-).结论EPS与妊娠有关,是一个良性非肿瘤性病变,可导致产后大出血,明确诊断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夏祥;王爱忠;贾杭若;张荣春;诸炯 刊期: 2005- 01

  • 1196例脑膜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统计分析了沈阳军区总医院46年间经病理证实的1196例脑膜瘤,参照WHO(2000)分类标准将1196例分成14种类型:合体细胞型、过渡细胞型、纤维型、砂砾体型、血管瘤型、微囊型、分泌型、透明细胞型、脊索样型、富于淋巴细胞型、化生型、黑色素型、非典型和间变型.结果本组中以合体细胞型为主(612例),少见为黑色素型(3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各类型脑膜瘤vim......

    作者:宋福林;孙文利;黄文臣;李雪;冯新莉;周怀伟;唐谊海;黄文清 刊期: 2005- 01

  • GCDFP-15在乳腺浸润性癌、导管原位癌和周围正常小叶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GCDFP-15在乳腺癌中表达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39例浸润性乳腺癌、21例导管原位癌、10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癌和155例周围正常乳腺组织进行单克隆抗体GCDFP-15染色.结果浸润性癌总的阳性率为48.5%.其中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类型)为41.3%,包括Ⅰ级50%、Ⅱ级51.6%、Ⅲ级24.3%,Ⅰ级和Ⅱ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Ⅲ级(P<0.05).浸润性小叶癌......

    作者:皋岚湘;丁华野;李琳;杨光之 刊期: 2005- 01

  • PCR试验加样过程中无DNA原则控制污染的探讨

    目的探究在PCR操作过程中如何预防污染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方法首先制定了PCR操作过程中的无DNA原则,对实验室的划分,操作总原则,Eppendorf管开、关,有螺旋的离心管开、关,装有反应体系Eppendorf管的放置,标记反应管的操作,移液器的使用方法等进行规范化,大限度地避免DNA污染反应体系.然后通过扩增新鲜扁桃体组织中珠蛋白基因及模拟手套被质粒污染的情况下扩增质粒基因,验证该无DNA操作......

    作者:蒋会勇;李海军;韩西群;贺莉;赵彤 刊期: 2005- 01

  • 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宫颈癌普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宫颈癌普查,以提高普查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方法对参与宫颈癌普查的20000名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DNA染色.对巴氏染色片做常规细胞学检查,对DNA染色片进行自动扫描诊断.结果对常规细胞检查结果在LSIL以上病例和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检查可见异倍体细胞或异倍体细胞峰的病例,建议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以及宫颈活检.1016名妇女做了......

    作者:孙小蓉;李玉兰;车东媛;晏想成;凌慧芳;凃洪章;汪键 刊期: 2005- 01

  • 累及长骨的实性血管球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累及长骨的实性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累及长骨的实性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特征,结合文献,对少见部位该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肿瘤细胞圆形或短梭形,形态一致,呈实性排列,浸润于骨组织内,间质内可见少数血管;细胞膜PAS染色(+),嗜银染色示网状纤维围绕每个细胞,免疫酶标中上皮标记(-),vimentin、SMA......

    作者:林梅绥 刊期: 2005- 01

  • 微小病毒B19感染引起新生儿重度贫血尸检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研讨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及其在新生儿中引起重度贫血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死于该类贫血的新生儿进行尸检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在骨髓造血组织、肝和脾的髓外造血灶和肺血管中的红细胞前驱细胞中找到诊断性的核内包涵体.结论微小病毒B19感染引起的重度贫血可导致新生儿死亡,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关键是在原红细胞中找到诊断性核内包涵体.......

    作者:杨幼萍;朱杨丽;李威;赵志;林曦;张建民;林峰;陈弘;吴福根 刊期: 2005- 01

  •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3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观察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方法对3例LAM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3例LAM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镜下典型表现呈网状增生的淋巴管组织,管壁见增生的平滑肌细胞,排列成束状、梁状和乳头状,细胞呈梭形及上皮样形,分化良好.免疫组化示平滑肌细胞actin、desmin(+),上皮样平滑肌细胞HMB45、ER、PR可呈(+).结论组织形态、免疫组化......

    作者:王嘉园;陈德义;陆以农 刊期: 2005- 01